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虽然空中也有了飞机,但初期也就是用来对地面进行侦察的而已。
但是等到人们发现,飞机上居然是可以装备各种武器的时候,于是空战就开始了。
在这种实战中,虽然有着各种战斗机你来我往的互相追逐对战,但在空战中真正起到顶梁柱的其实是轰炸机。
这个人可是控权论的创始人,他当时的主张就是打造完全的独立空军,而且完全是由轰炸机组成的轰炸队。
那么在杜黑理论的推动下,二战中以轰炸机作为空中进攻力量的核心,成为了当时欧美国家的空中战术思想的核心。
所以在但是美国,英国,苏联,德国等等这些国家,都在开发研制属于自己国家的专用轰炸机。
比如在二战爆发之前,苏联将他们的轰炸机在所有作战飞机的占比一度推到了60%以上。
其他国家虽然少点,但也不会太少,德国,意大利,英国这些国家他们的轰炸机在作战飞机中的占比也达到了一半左右。
如今的科技在飞速的发展,这些轰炸机的功能,已经被很多多功能战斗机给取代。
再举一个例子,足可以说明轰炸机,在如今的战场上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作战力量。
阿富汗战争都了解,虽然双方的正面对抗,阿富汗输得一塌糊涂,没用多长时间大规模的接触战就已经不存在了,但后续的小规模的武装冲突还是有的。
这个战争时间拉的绝对够长,要知道美军是从2001年就开始进入到了阿富汗。
不过就算是签署了这个协议,在2021年的八月七号,美国总统还是命令他们的B—52轰炸机和AC—130炮艇机,对实施大规模的空中打击。
那么在这个事情中,AC—130炮艇放到一边暂且不说,就说这个B—52轰炸机。
这可是老爷版的轰炸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在美国的各种战场上活动了。
要是按照这种发展状况,B—52轰炸机就算是服役到这个世纪的中叶都没有问题。
七号B—52轰炸机参战,到了八号的时候,就有消息称,B—52轰炸机对朱兹詹省首府希比尔甘的发动了空袭,直接导致其伤亡惨重。
此后,B—52轰炸机,和死神无人机以及AC—130炮艇,每天至少出去执行五次的飞行任务。
这么高强度的执行任务就不说了,重点是,在当时美军以及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撤退了,他们的B—52起飞作战是要从卡塔尔起飞的。
再有就是,早在2001年的时候,美军推翻当时阿富汗政权的时候,B—52就给美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说道这里,疑问就来了,为什么总是B—52,美军空军作战怎么老是提B—52,难道他们就没有新的飞机吗?
其实这个原因很好理解,B—52虽然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服役的轰炸机,说他是老式轰炸机一点都不过分。
那么现在美军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上的B—52,算是新一点,但要是追溯的话,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载弹量,比如B—52的载弹量可以携带足足三十二吨的弹药,这么多的弹药,在如今的精确制导武器的大发展情况下,一架B—52轰炸机出动,意味着他是可以做到一次出去攻击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目标。
反过来看战斗机,比如说F—15E战斗机,这种飞机的载弹最多也就十一吨而已。
这还不算,就算是F—15E战斗机省着点使用弹药,但他的作战半径也不允许他连续对几十个目标发动袭击。
如果实在是想要做到,就只能派遣空中加油机对F—15E进行空中加油,来加长F—15E的滞空时间。
不说这其中的成本问题,就说是派遣F—15E进行作战,他的作战组织比单纯的派遣B—52轰炸机要复杂的多的。
毕竟B—52不仅载弹量大,而且他油箱里的油,绝对比F—15E要多很多的,加油机?不需要的!
而且这些B—52轰炸机大多数都是在1961年到1962年之间生产出来的。
如果按照美军对B—52轰炸机的使用计划来看,这些老掉牙的轰炸机会生生的熬死B—1B和B—2这些晚辈级的轰炸机。
因为在美军2021年的预算法案中,就计划退役他们B—1B轰炸机中的十七架,要知道这款轰炸机才六十二架。
而且也再次说明,轰炸机的载弹量其实就是他的最大优势,这也是B—52能够熬死自己后辈的一个重大原因。
美军对这款飞机是疼爱有加,不断地对起进行升级改造,从一开始只能投掷一些常规炸弹,到后来可以携带各种导弹,制导炸弹等等。
美军为了延长B—52的寿命,甚至是做出了给B—52更换更加先进的发动机。一架B—52就被装上了八台普惠公司的TF33发动机。
要知道当年,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就是用轰炸机装备了反舰导弹,一举击沉了伊朗三十万吨的油轮。
后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款装备了反舰导弹的轰炸机,前后就击沉了伊朗十四艘巨型油轮。
后来伊拉克甚至用这款装备了反舰导弹的轰炸机攻击了美军的油轮,之所以会这样,当时伊拉克辨别不出哪个一个目标好,于是选择了最大的哪个炸了一下。
当时间走到1991年的时候,海湾战争爆发了,当时美军的一个重要作战目标就是找到这款伊拉克装备的轰炸机,对其实施袭击。
于是就看到了,美军第一次对伊拉克机场轰炸的时候,目标明确的是将停在地面上的伊拉克轰炸机给炸毁了。
后来到了2003年的时候,最后一架被伊拉克保持在沙漠里的轰炸机也被美军找到,进行了撤掉的销毁。
之所以利用轰炸机装备反舰导弹,去完成各种任务,其实利用的就是轰炸机的载弹量大,和轰炸机的长时间滞空时间的能力。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可以购买到轰炸机的,但后来基于轰炸机的这种能力,国际市场上虽然有轰炸机的需求,但已经没有了出售。
就目前来看,世界上能造轰炸机,或者说有轰炸机的国家就三家,美国,俄罗斯,最后一家不妨猜一下是谁?
当然了,如果时间线往前推一下,还是有第四家,谁?英国!毕竟在1982年马岛海战的时候,英国还装备着火神轰炸机。
之前就说了,轰炸机才是空中作战的真正主力军,想要控制制空权,轰炸机的参战是最为主要的。
这种想法最初是来源于一战,当时英国人试图研发一种组合式的飞机,用来对德国的汽艇发起攻击。
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当时歼击机的油箱太小,就算是装满了燃料,也无法满足歼击机的任务需求。
所以英国人就想,如果在一架歼击机的机翼下再挂上一架歼击机,到了作战地点把这架挂上去的歼击机放下来进行作战。
这样的话,这架歼击机不仅可以在空中进行长时间的作战,返回去的油料也就有了。
怎么说呢?这个想法英国人有,当时的德国人也有,德国人想在大型的汽艇上装载歼击机。
但这所有的一切想法,在一战中全部停留在了试验中,而且这些试验全部都失败了。
当时苏联的设计师万和米斯特洛夫,想把这个想法在当时的双引擎轰炸机T6—1上实现。
让这架轰炸机带上两架歼击机,进行作战,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歼击机短缺油料的问题,遇到了战斗情况,还可以直接放出去充当护卫机使用。
这个想法在1931年的六月份得到了苏联政府的批准,到了1931年的十二月份的是,就实现了第一次首飞。
那么这次试飞很成功,只是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失误,当时要想让歼击机从轰炸机上脱钩,是需要轰炸机的驾驶员解开锁定装置释放歼击机的。
结果其中一架提早释放了,这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来个机毁人亡,但所幸的是歼击机的驾驶员经验丰富,避免了这次事故。
最终经过苏联的这位工程师的不断努力和完善,加上他把T6—1轰炸机更换成了有着四个引擎动力更加强劲的T6—3轰炸机。
于是这款轰炸机可以携带上三家歼击机,两架在机翼下方,剩下一架放在了轰炸机的机身上。
不过这种组合的空中航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不高,毕竟是几架飞机连接到一块来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