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战斗民族”这个词,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都是俄罗斯。俄罗斯人的剽悍程度可谓举世闻名,他们生性豪放粗犷,崇尚强壮与勇气,在外界看来是十分威猛甚至令人生畏的。然而俄罗斯人可不是欧洲唯一的战斗民族,除了他们之外,欧洲还有一个“战斗民族”,这就是塞尔维亚人。

塞尔维亚人主要分布于塞尔维亚共和国周边,在中欧其余地区依也有零星分布。这个民族一向以骁勇善战著称,在公元12世纪时建立了自己的统一封建国家,在地中海的东岸曾一度盛极一时,素有“巴尔干猛虎”之称,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战斗民族”。塞尔维亚在尼曼雅王朝沙皇斯特凡‧杜尚执政时期达到鼎盛,曾经一度击溃亚欧强国的侵犯,直到15世纪中叶才被奥斯曼帝国所征服。二战时期,德国也曾兴兵进犯,然而却在塞尔维亚人面前败下阵来,其强悍程度可见一斑。

1946年,在铁托的领导之下,南斯拉夫王国改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南斯拉夫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政治上坚持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不依附于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经济上则深化改革,建立起一整套符合自身国情的工业体系。这样一来,南斯拉夫成为欧洲继英法和苏联之外的第三大势力,即使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面前,塞尔维亚人亦是毫不畏惧。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鼎盛时期,面积达到26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在3000万左右,经济实力与国民生活水平直追西方发达国家。

遗憾的是,由于铁托执政时期错误的民族政策,南斯拉夫在建国不久就已经在国内留下了分裂隐患,作为主体的塞尔维亚人比重逐渐降低,民族矛盾因此愈发尖锐。另一方面,由于南斯拉夫对美苏两大阵营都持强硬态度,使得南斯拉夫的外部环境日渐严峻。1980年,铁托逝世后,南斯拉夫发展的步伐从此陷入停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打击,最终使南斯拉夫彻底分崩离析。

1991至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先后宣布独立,南斯拉夫只剩下了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然而西方国家并未停止对南斯拉夫的压迫和制裁,南斯拉夫经济就此陷入崩溃状态,从中等发达国家迅速沦为贫穷国家。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不料黑山于2006年宣布独立建国,昔日的南斯拉夫至今只剩下塞尔维亚一国,而且彻底失去了所有的出海口。

更可悲的是,早在1999年,原塞尔维亚下属的科索沃自治省在北约的军事支持下走向独立,并于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获得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承认,甚至还在2016年正式参加奥运会。就这样,“巴尔干猛虎”如今实际控制的土地只剩下6.95万平方公里,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内陆小国,经济凋敝、失业率极高,再也不复当年风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