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不被大家记住。开尔文-马丁已经悄悄退役四年了,就像他在场均砍下20分一样悄无声息。虽然他一直低调隐身,但看过他比赛的人都会记住这个射门姿势怪异的潜行者。
2004年,对于曾经无限接近冠军的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来说,真是倒霉又多事的一年。球队中锋迪瓦茨已经动了心思回到湖人队然后退役(最终他做到了),因为球队的两位领袖之间的关系——逐渐走下坡路的韦伯和刚刚打出巅峰赛季的斯托贾科维奇他的职业生涯,变得越来越紧张。两人因为球队领袖的位置而互相不满,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到内讧的程度,国王的战绩开始逐渐下滑。2004年的选秀大会上,风雨飘摇的国王竟然选中了一位瘦得像竹竿的年轻后卫,笑容腼腆的凯文·马丁,他是谁?国王球迷忍不住发问。毕竟这个儒雅青年在选秀大会上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也难怪马丁从接触篮球开始就是一个低调的潜行者。
马丁出生在俄亥俄州曾斯维尔的小城,从小就对篮球很感兴趣,但是因为太瘦,一直没有得到各级篮球教练和球探的赏识。马丁的体重只有41公斤,个子也不高。没有哪个篮球教练会认为马丁有资格在未来打NBA。
然而,当马丁上高中二年级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他的身体突飞猛进,身高达到了1.93米,体重也随之增加。但即便如此,马丁瘦弱的身体在很多人看来还是不适合打篮球。因此,尽管马丁在高中时期表现出色,入选了全美最佳阵容,但在高中毕业后依然没有被名校看中,只拿到了西卡罗来纳大学的奖学金。
在代表西卡罗来纳大学出战的79场比赛中,马丁拼尽全力,场均可以得到23.0分4.5篮板1.7助攻。他大三赛季的总得分在NCAA甲级联赛中排名第二,个人得分天赋首次展露无遗。整个大学时代,马丁一共得到1838分,位列校队历史第四位。不过,即便如此,马丁还是没有被球探认出来。于是乎,2004年秋天,有星探冒昧地问:“你为什么不选择读完大学四年?”:“我相信留在大学不会让我成为更好的球员,或者在NBA学得更快,对吧?”。他确实学得够快。新秀赛季,马丁和很多选秀权低的年轻人一样,在场上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最终交出了场均10分钟的场均2.9分。第二个赛季,韦伯已经离开国王队,马丁在球队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他打了72场比赛,首发41次。
马丁在他的第三个赛季完成了蜕变。他成为了他所谓的NBA球员,在对阵公牛队的比赛中得到30分。对阵活塞,30分。13场比赛下来,他场均出手14次,三分球3次,罚球7次。投篮命中率53%,三分命中率47%,罚球命中率91%。面对联盟最佳三分射手雷阿伦,他全场19投12中,三分球7投4中,砍下35分。
11月底,对阵开拓者砍下27分,马丁说:“我一个月前就开始觉得他们想防我,不管是小个子还是大个子,他们都会来防我,追我,在我身上加速,突破的时候,你总会发现身边多了很多对手,这是以前没有的。”不过,马丁的对手们发现,虽然他的防守强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真正想要限制马丁得分,却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一个月的时间,他成为了这座空城的头号得分手。就这样,沉默寡言的马丁默默地在NBA打得风生水起,笑容温和温柔。当时,他是萨克拉门托最受欢迎的王子。
从2006年到2009年,马丁的场均得分分别是20.2分、23.7分和24.6分。自从里奇蒙德离开萨克拉门托之后,他是国王队唯一一个如此无视对手防守的得分后卫。
08-09赛季场均罚球10.3次,三分命中率42%。你防不了他。不过,在这期间,国昌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所以马丁始终不愿意说自己是领袖。他沉默寡言,沉着冷静,敏感却又细腻,宁愿做一个沉默的实干家。这就是他真正被遗忘的原因之一:就像一个熟练的刺客,他每天晚上用他的无声手枪和长长的薄刃剑一击杀人,然后走开。2009年4月2日,在国王队与勇士队的比赛中,马丁22投11中,三分球11投5中,罚球26罚23中,砍下职业生涯最高的50分。重建国王最后的礼物。四个月后,国王队与火箭队达成交易,马丁离开成名之地前往休斯敦。
国王队和火箭队这笔交易的主体是由马丁和另一名天才后卫特雷西麦迪组成。其实,这两个人有一些奇妙的相似之处:身材瘦削,四肢修长,灵巧,速度快,第一步快得难以想象;,从各个角度投掷像颤抖的鸟羽一样轻巧微妙的投篮。但在其他方面,它们有很大不同。麦迪的动作洒脱,无论是传球还是跳投,他都发挥到了飘逸的程度,举手投足间飘逸飘逸。而马丁则低调细致得多:动作更小,出手更快,擅长用更窄更快的方式终结进攻。
一个是太子孙子,一个是暗杀。在国王之前就很欣赏马丁的阿德尔曼想要这个刺客。比起一个需要大量控球才能发挥出全部威力的指挥官,阿德尔曼更想要的是一个擅长无球跑动的纯得分手,或者说他更想要的是一切都运转自如,大家随机应变,并顺利流动。“传切队”。
不过,虽然马丁各方面都不错,但我们明白他的能力是有限的。那个时候的火箭总是缺季后赛的大门,但是那个时候的火箭人多势众。在即将到来的火箭剧情中,马丁带领的火箭队不会放弃,也不会放弃,他们就是家喻户晓的德州小强。马丁这个不想当老大的文职老大,也没能撑太久。2012年10月28日,马丁在一场注定成为经典的交易中成为配角——火箭与雷霆达成交易。这一次,休斯顿的新宠哈登成为了与马丁交易的筹码。当然,哈登的成长不是我们要在这里讨论的,而对于马丁来说,在雷霆的短暂赛季确实相当微妙。在蜂拥而至的雷霆,马丁不再需要做老大,他作为球队第六人更是游刃有余。在场均27分钟的时间里,他可以高效砍下14分,帮助球队拿到西部常规赛最佳战绩,但在季后赛中,威少的意外受伤让雷霆握住了战戟。
按理说,马丁在队内的化学反应相当不错,但合同到期雷霆管理层对他毫无兴趣。俄克拉荷马只是马丁职业生涯的一个短暂停留,而明尼苏达是马丁的。最后一个潜行者可以利用余热的地方。
阿德尔曼可能是最喜欢马丁的教练,也是最欣赏和最善于使用他的教练。在火箭时期,老帅让马丁将投篮以外的两项绝技发扬光大,到了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步。一是马丁走后门绕底线的能力在阿德尔曼的世界里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其他人从侧翼切入时总是注重速度,希望以一击制胜。只有马丁在每一次切入中都像一场比赛。瞻前顾后,对方防不胜防。当时,火箭队的两名内线海耶斯和斯科拉,多次给马丁送出妙传后门,火箭队侧翼对内线的威胁也陡增。二是造犯规能力登峰造极。由于马丁投篮准确,突破迅速,防守队员不敢给他留下足够的射门空间,他就主动突破,用身体寻找接触。他这么瘦,一接触肯定会飞。裁判自然会管。
2004年刚入行时,马丁的投篮姿势比我们现在熟悉的还要尴尬。即便是在退役的那个赛季,马丁依然把球从腰部拿开,运球和传球时基本只动小臂。
14-15赛季,马丁场均出战33分钟,出手16次得到20分,森林狼16胜66负。
赛季结束后,森林狼如愿拿到状元签。没有了老帅阿德尔曼,无法保证马丁主力位置的森林狼队再也留不住他的心,就像许多在联盟打拼多年、挣够薪水、获得足够赞誉的老将一样,马丁决定为了争冠的机会,他离开了圣城。但是在马刺队,马丁还是没能站上最高领奖台。
2016年休赛期,当联盟越来越提倡三分时,马丁却提不起兴趣。比赛开始后,他等了大约一个月,终于选择了一种最符合他追猎者形象的方式——悄悄退役。
马丁默默地退休了。他犀利,风流,善于学习,打球合理,能以各种奇葩方式得分,却总是被人习惯性遗忘。某种程度上,他有点像掘金老得分手英格利希,有点像“上帝的左手”克里斯穆林。当然,他没有前两位巨星的能力,但那种时时刻刻想着打篮球的聪明,却也有着如鱼得水、柔如骨般的得分天才的痕迹。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天才都能成为篮球之神,也不是每一个天才都会被人们铭记。静静地,马丁来来去去,漂亮的数据和K想不通的投篮姿势。就像他潜行者般的得分风格,来的从容,去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