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未知,我们可能会产生惧怕和胆怯的心理,会陷入自我否定和怀疑的漩涡。没有与生俱来的不会,也不会有努力后的完全会,党员干部要学会多给自己打气,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不彷徨和迷茫,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走出舒适区,找准自身的短板与不足,有目的和倾向性地改进。
走出舒适区,才能提高决策水平。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证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这不是个“舒服”的工作,在舒适区是无法开展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深入实际,深入一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短板”,然而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能否克服自己的惰性,在不断自我加压中提升能力。党员干部当怀有永不满足的心态,主动走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挑战“危难区”,在扎实学习中“补补钙”“充充电”,夯实思想根基,积蓄发展力量;在实践锻炼中磨练心智,增强干事经验,提升专业技能,让自己成为能够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多面手”。
敢于到最艰苦的地方磨练自己。回望历史,党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年轻干部要坚守红色初心,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时刻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找准自身公仆定位,做到思想上与人民共鸣,行动上与人民合拍。深入践行“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和苦干实干的好传统,把自己深扎进泥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最复杂的地方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干、一块苦,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
人生就是一段不断探索的旅行,若一开始就为自己划定了范围、局限自我,就会失去欣赏未知旅途中美丽风景的机会和可能。不要被困难和挑战打败,勇敢接受它们带来的成长契机,才能在个人履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几笔。(肖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